【第一天】镇江—新区
上周六,我们车友一行18人驱车前往镇江姚桥千年古村落游玩了一下。联系了当地的文保员解
小祥老师。其认真热心的讲解,渊博的文化知识让我们钦佩。随后还品尝了东乡的特色羊肉,泡
了一泡圌山新开发的温泉。下面请随我的游记一起看看吧。
《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吴声歌曲》25首中的第一首。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首南朝乐府民歌,相传便是《梁祝》这一广为传唱的爱情悲歌的雏形。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记叙了这则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传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前往丹阳途经华山时,遇见一美貌女子,走后三天,相思而逝。临终时嘱咐,灵车须载其棺木从华山经过。当灵车行至该女门前,牛任凭拍打终不肯前行。该女子出门歌《华山畿》一曲后,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入棺而死。时人将两人合葬,名“神女冢”。而据考证,“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今天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2011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榜上有名。如今,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古街、古巷、古院星罗棋布,古韵、古风扑面而来,便宛如走进一部古书,似乎每踏一步就能用足音敲出一个民间传说、一个历史故事。《华山畿》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如今的华山村依然有很多老人孩子在兴致来时会唱上一曲《华山畿》。2006年夏天,一直在当地人中流传但未能找到遗迹的“神女冢”在华山村被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是一座大型的南朝时期男女合葬墓,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专家及当地群众认为,它很可能就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雏形《华山畿》之“神女冢”。高33.8米,胸径1.94米的古银杏树是该村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古迹。该树种植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郁郁葱葱。古银杏树旁的张王庙仍香火旺盛。据说,目前江南一带最早的庙会就在该庙。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开门节、十月十五的关门节,从附近乃至邻近省份的人都会到这里来赶庙会。令当地村民们倍感自豪的是一条被称为“龙脊街”的古街。据《丹徒县志》载,1000多年前,这条古街上有日杂小百货店、茶馆、布庄、工艺绣品铺、酒坊、油坊、饭店、绸布店等商店30余家,逢年过节更是人潮如织。各朝各代都在华山村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古井——禹王井、南宋古井、观音井、民清古井等;清代的“举人门”上的砖雕,采用多层次圆雕、浮雕和镂空等雕刻手法,图案精细,栩栩如生;三进42间,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张家老宅“积昌堂”,宅群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主人张麒麟是李鸿章的管事;历史著名人物冷遹出在华山村,当地还留有冷家祠堂;华山村的李家祠堂据其宗谱记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此外,华山村还是太平叫叫的发源地。
儒里隶属镇江姚桥镇,到元末明初,随着朱姓人口增加,遂称为朱家圩。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
,听闻镇江的东乡羊肉味美至极,遂差人前去采办。孰知差去的采办既贪婪又好色,在朱家圩采
办羊肉时居然调戏村姑,最终被当地乡人痛殴致死。得知此事后乾隆大怒,决定微服前往探个究
竟,以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然而,到了朱家圩后这位皇帝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知
书达礼,于是赐名“儒里”。 其实包括儒里、建新、殷家、百乐、茂华诸村在内的这方土地均泛
称“儒里”。
圌山天沐温泉度假村,坐落于江苏省镇江圌山风景名胜区度假休闲区内,距镇江市区约30公里,项目占地约318亩,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区内生态景观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圌山天沐温泉度假村区位交通优势十分优越,距沪宁高速公路25公里,上海至南京的城际轻轨已建成通车,从镇江到上海仅需1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穿越新区,也即将建成通车。距镇江市区28公里,距镇江新区核心城区仅3公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