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一别,对开封的山陕甘会馆一直念念不忘,那精致隽永的砖雕木雕石雕沉淀着过往岁月的贞静,两百多年时光的物转星移,古老的戏台,沉默的钟鼓楼,清秀俊雅的影壁,无言的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有机缘再次来到开封,和三两老友相约,在一个阳光微醺的下午再此拜访山陕甘会馆。
开封城的二月,冬天还没过去,腊梅花已经嗅到了春的信息,在清冷的空气中静静绽放,吐露芳华,和山陕甘会馆的木雕红门相映成一幅安静的古典画面。
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作为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200多年历史了。一走进山陕甘会馆就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整个照壁都是青砖砌成,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
院内有一口古井,是明朝时候所建,一直保存至今。
虽是会馆,却有馆庙合一之建筑,左右对称的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均高12.14米,小巧玲珑,秀丽异常。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行龙花雕,两侧为鬼判系链。檐部额枋是一幅“关公斩蔡阳”木雕画,雕刻人物栩栩如生。牌楼正对戏楼的门洞,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也是清代的建筑,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
山陕甘会馆的木雕尤为让人惊叹,仔细观看,会感慨古人的技艺的精巧,木雕,是我国五大传统雕塑的组成部分。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木雕构图一般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亭台、楼阁、瑞兽等为题材,也有古人祈求福祥喜庆、长寿平安的吉祥图案。
东西厢房的木雕层次只达到5层,会馆还有七层雕刻,就装饰在会馆主体建筑大殿之上。屋顶正脊为镂空的龙凤牡丹,正脊中间置狮驮宝瓶,檐角装饰狮、吼、马、羊、鱼。正脊中间卷式匾额,琉璃烧制,行书“城圣大帝”。两山的“悬鱼”上书写八个大字,东边为“公平交易”,西为“义中求财”,这是其他会馆所不具备的。来之前,最好先做一下功课,让能明白木雕之中的含义,木雕蕴含的意义也是在告诉三省做生意的人们要义字当先,公平交易。
在大殿的门前还有一杆巨大的诚信秤,也和整个会馆的意义相契合。
山陕甘会馆是“馆庙合一”的建筑,是祭祀关羽的一个场所,又是商人异乡的家园,更是维系商人团结的纽带,也是宣扬晋商信义和道义的场所。很多领导人来开封都会特意来此。
阳光正好,遇见也刚刚好,行走在古老的山陕甘会馆,在古老的故事里寻觅,在每一个小细节沉醉。旅行小贴士详细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内徐府街。市内公交:31路、10路、13路、4路。【作者简介】雁行江湖,旅行摄影师,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317585025 微信公众号:J3175850525 微博:雁行江湖de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