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插到云里头。
阆中,古称保宁,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由于当地有个乡镇叫天宫院(袁天罡及李淳风墓地,是否衣冠冢,姑且争论),故阆中得名‘风水古城’‘春节文化发源地’。各位看官,请移步。
阆中贡院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阆中贡院位于四川阆中学道街。据《阆中县志》记载:“顺治九年壬辰(1652年),全川未靖,补行辛卯科乡试,围设保宁府。甲午、丁酉、庚子三科皆在保宁,至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始移成都”、“嘉庆二十二年,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
张飞庙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
详解阆中人常吃早餐及当地住宿事宜
详解三样阆中人常吃早餐。1-羊杂面:牛羊杂碎面是民国时期才出现的一种风味小吃,由阆中的回民创制。近年来,牛杂和羊杂面特别受人青睐,尤其是羊杂面更是流行。做羊杂面用的材料不仅仅是内脏,而是加上了羊肉。羊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特别是冬天,吃了暖和有力。早晨上班、上学的吃碗牛、羊杂面,既饱肚子,又饱口福,还经济实惠,每天早上你都可以看到阆中的羊杂面店生意火爆,不管是上班族还是上学族,都挤在一家家小店里吃羊杂面。一般分为:小中大碗或一二三两,价格为5-6-7元不等,店内另售‘净杂’一般价格为8元。老板,来一套,面是一两哈!套:一碗净杂及面。2-牛肉面:又称阆中牛肉面,仅阆中本地可以吃到。可谓风味独具、特色鲜明,与我们以往吃过的凉面不同。阆中是先将面条煮熟扇凉,然后装碗,再浇上配料齐全的热卤汁(咱四川叫着“绍子”)。一大碗面端上来,稠稠的,有点像南方黑芝麻糊。一撮脆生生的韭菜和芫荽末撒在面上,不由得让人想起眉毛胡子丛生的张飞尊容。一般分为:一般分为:小中大碗或一二三两,价格为5-6-7元不等,在古城区域内过节时,价格会有2元左右浮动,或者直接就讲小碗8元,大碗10元。3-阆中油茶: “油茶”和“馓子”本是回族群众出门经商、旅游的方便食品。过去回族群众出门最发愁的是吃饭难。在遥远的旅途中,吃饭极不方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回民群众便养成了吃油茶和馓子的习惯。先将白米打碎为细粉,放入锅中加清水搅成稀浆糊状,然后加热,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时,加入少许糖汁水,使之变为深黄色,便可起锅入碗。做馓子是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用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散子,同时加上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一般分为:小中大碗或一二三两,价格为4-5-6元不等.
阆中由于是旅游城市,故在节假日住宿价格就是非常的不亲民,非节庆时一般商务酒店及连锁快捷酒店房价在100-150左右。节日时几乎都在320-450左右,古城两家较为出名的院子-李家大院(古城中心)杜甫客栈(距离华光楼较为近)这两家价格都在450左右。当然也并非完全高价,提前定,古城区域内居民自己开办的民宿,价格260左右。以上浅谈,希望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