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又到长春,终于了了参观伪皇宫博物院的心愿
再次来到长春,上次来长春还是大约十年前了,印象中的长春机场还是位于市中心的军民两用机场。落地。长春机场颇为壮观,旅客通道宽敞明亮,具有国际化都市的风范。
虽说不过是从北京所处的北纬40度向北移动到长春的北纬44度,4纬度的差距已经使我感到异常的寒冷。阳光下,建筑物屋顶的积雪有些刺眼,行人呼出的哈气在面前形成一团白雾,东北到了。
按照事先的约定,前往提取长安CS95四驱荣耀版。长春市内的道路路况非常好,视野良好,拥挤程度与帝都相比减轻了不少。
终于见到等待已久的长安CS95四驱荣耀版了,新车啊,杠杠的!坐进车里,又是那股熟悉的味道,驾驶员座椅厚重、舒适的感觉,多功能真皮三幅方向盘握上去力量感十足,定速巡航和行车电脑信息利用左手可以轻松搞定。中控台大屏幕的信息很多,如果没有太苛刻的要求,基本行驶过程中的要求都可以满足了。尤其是语音识别,一句“小安”就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了。特别是导航,说出地点“小安”就可以帮助寻找、定位,不必像过去靠边停车查找了,相当于解放了双手。
新车到手,自然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上路,去感受一番。不得不承认,长春和以前留给我的印象大不一样了,非常具有大城市的风范。道路上车流拥挤,但司机都遵守交规,按照顺序行走,没有强行变线或加塞的,也基本没有听到一声鸣笛。与来前传说的遍地戾气大相径庭,看来在这里不经意瞅一眼别人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初来乍到,难免担心因为不熟悉路况与周围车辆发生意外。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360°全景摄像头提供无缝监控——无论前后左右有车接近时,伴随着“滴滴”的警报声,屏幕会立即出现车身与周围的位置关系,提醒注意避让。
长春是东北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同时,长春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曾是“伪满洲国首都”。我来长春几次了,一直没有机会前往“伪满皇宫”参观。这次,终于了结心愿了。“小安,请帮我导航前往伪满皇宫博物馆的路线。”有了语音导航,再也不用把车停在路边查导航了,等于解放了双手,太便捷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定都长春,改名“新京”。
伪满皇宫的前身是中华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盐专卖专运的吉黑榷运局官署,1932年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对溥仪而言,生活在皇宫积内的心情,既是高傲的,又是压抑的。占地13.7万平方米的所有建筑和人员,只为溥仪一个人提供服务。缉熙楼、中西膳房、勤民楼、怀远楼、跑马场、花园、建国神庙等,大小建筑数十座,都设有溥仪专用的房间。
不知道是否因为设计的原因,伪满皇宫的建筑从外表看厚重、有力,但内部采光却很有限,显得很压抑。可以想象,身处肉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的溥仪内心是何等的煎熬,每一天早晨见到阳光就是折磨的开始。走出伪皇宫,抬头看见湛蓝的天空,长舒一口气,一扫胸中的积怨。没有强大的实力,没有坚强的意志,永远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
D2.查干湖冬捕最后一天,终于见到人欢鱼跃的壮观场面了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出发,查干湖!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干湖原分为南湖和北湖两部分,1976年9月6日动工、1984年8月23日竣工的“引松工程”挖凿了两千米长、四五十米宽的人工渠连接了南湖和北湖。至此,查干湖成为一片。查干湖为人们熟知还是在2012年,随着《舌尖》第一季第一集的播出,冬捕成为了查干湖的名片,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是当地发展经济和旅游的主要渠道。感谢长安CS95给我带来的好运,2月4日恰逢立春,赶上南湖冬捕的最后一天,也让我平生以来见到如此壮观的出鱼场面,也一扫前几次来没有看见大规模出鱼场面积怨。
来查干湖之前,对别人来说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我:查干湖有那么多鱼吗?会不会有很多“洗澡鱼”混在其中?事实告诉我:查干湖里确实有那么多鱼,而且还有很多没打上来。查干湖里的鱼靠吃水草和浮游生物长大,一两斤重的鱼苗经过4、5年的成长期后大概超过10斤重,胖头、鲶鱼、鲫鱼、鲤鱼、白鲢、青根鱼和草鱼等是主要鱼种。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夕,查干湖进入冬捕的黄金时期。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在辽金时期达到鼎盛,延续至今。冬捕的场面非常壮观。马拉着绞盘转动带着大网前进,随着绞盘的不停转动,大网在冰下蹿动,一直把鱼拉出来。冬捕的整个过程几乎全靠人工和马匹完成,在接近零下30°冰面上,基本见不到现代化机械的运作。一群目光坚毅、身材硕壮汉子,弓着脊背,拉着沉重的渔网,寒冷在他们的胡子和眉毛上结成白霜,厚重的羊皮大衣丝毫不影响动作的敏捷。查干湖冬捕从每年的12月至次年春节期间,历时2个月左右,已经成为松原地区发展旅游和经济的名片。由于冬捕期间是一年最冷的时期,白天平均温度在零下30°左右,所以冬捕的渔民都以青壮年为主。冬捕期间,一天工资135元。从每天早上五点开始上湖,直到下午三点,有时鱼多了需要加班。夏季也捕鱼,只是工作量没那么大了,所以不需要那么多渔民了。渔场会在湖面上给没工作的人画出一片区域,规定用指定的方式捕鱼。捕鱼量权当工资了,自给自足,渔场不会再额外付给工资了。在冬捕现场,外人看见的是繁忙的工作现场,其实内部的规矩将渔民们井井有条地安排着,保证队伍运转的效率。。今年65岁的田祥曾经做过鱼把头,虽然有日子不打鱼了,但是对于队里的规矩依然记得很清楚。作为鱼把头,担负着每天定点打镩的重任,直接决定这捕鱼量的多少。透过湖面看水下的气泡和根据风向,成为决定每天第一个打镩位置的关键。此外,每人上湖时乘坐马车的顺序和位置,都是固定的,一旦坐上去了今年就不能变换了。看似大大咧咧的一帮大老爷们,被各项制度整合成效率极高的团队,保证了出鱼的顺利。
面对尚在张嘴翕动的鱼群,游客不顾一切冲上前去,挑选自己看中的鱼。看冬捕,买鱼,是游客和查干湖的一种约定。一方面是图个新鲜,一方面也是在立春这天讨个彩头。在去年12月28日的开户仪式上,头鱼的拍卖价格达到了91万元,创历史新高。
由于现场温度极低,捕到的鱼在出水不到1分钟之内就由活蹦乱跳变成了冻鱼。相对于活鱼,冬鱼更方便储存,而且这种速冻的方式产生的冰晶小,对肉的组织破坏性小,其营养价值得到最大化保留。水分流失少,肉质口感较好,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基本没有繁殖的机会。
冬捕期间,在查干湖湖面上每天都有冬捕的场面,出鱼的数量则多少不定。少的能让人怀疑只有这么多鱼,多的让人怀疑真有这么多鱼。除了天气、温度和湖面上的情况,鱼把头的经验和前三把镩子的位置顺序决定着渔网的走向,直接影响着冬捕数量的多少。
查干湖南湖的面积大约是72平方公里,对于冰面驾驶来说绝对是属于奢侈的场地了。以往参加厂家组织的冰雪试驾,场地都是经过事先处理的,但眼前的湖面绝对是原生态:凹凸不平的冰面、横纵相连的冰棱和薄厚不一的积雪,为冰雪驾驶提供了真实的环境。
一眼望不到头的冰面让我处于兴奋状态,教科书上写的、教练讲述的和平时同事传述的驾驶技巧一股脑地都出现在脑海中,尽情地逐项体验。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场地,我的地盘我做主。冰面上到处都是轮胎的痕迹,长安CS95的尾标也沾满了积雪。行车电脑出现了咖啡的标记,提醒我休息时间到了,该去享受查干湖的另一个诱人之处了:炖鱼。
1983年,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在查干湖湖底钻井采油。至今,仍然可以看见有很多零散的磕头机在不知疲倦的工作着。将近40年了,当时有很多油井被废弃后没有及时处理,深埋地下。今天出于环保和安全的考虑,需要把这些废井从地下起出来。但是,日久天长,很多记录和档案都遗失了,无法确定废井的具体位置。于是,当地政府制定了一条政策:如果有谁举报废井的大概位置,在其周围100米范围内起出废井,奖励7万元人民币。
鱼庄老板按照我们事先的要求早早准备了一条9斤重的胖头鱼,就等着下锅了。查干湖的农家乐大都是饮食、住宿和销售三位一体,冬捕旅游旺季时一天的销售额可以让外人瞠目结舌,恨不得立刻跨界投入。
鲜鱼、大酱汤、铁锅、柴火……农家乐的味道纯正、可口,回味无穷。炖鱼的肉质鲜美,口感细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刺。就一口甜中带辣的大葱蘸酱,绝对接地气。几乎每家农家乐的柜台上都摆放着当地自产的烧酒,一般的分为白薯酒和玉米酒两种,也有清香和酱香两种选择。在松原大概有几十家私人的酒厂,每家每年出酒量10万斤左右,主要供当地居民饮用。酿酒采用当地的粮食,纯绿色。一般来说出酒时,酒头和酒尾的酒精度数要么太高或者太低,被放弃了。只有中间部分是40-50℃,适于饮用。一口酒,一口鱼,一口汤,再来段大葱蘸酱,神仙的日子。酒足饭饱,几杯小烧下肚微醺的感觉,从嗓子眼到胃一辣到底。就势往暖炕上一躺,身子里外都是热乎乎的,舒服极了。
D3.我的运气很好,赶上雾凇岛的雾凇了,而且是“四星级”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处在江心上,一座木桥与岸相连。
观赏雾凇讲究天时地利人,具备一定的气象条件,雾凇并不是每天都出现的。需要一定的运气,真正到了拼人品的地步。我相信,长安CS95能给我带来好运气。
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挂在树叶上的霜,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雾凇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分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雾凇就属于晶状。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讲究的是观赏雾凇必须早起,恨不得与日出同步。当日出的晨曦洒满大地时,洁白的雾凇被蒙上一层微微的红晕,犹如被遗忘的仙境。
太阳渐渐升起,白色的阳光照耀着世间。雾凇岛的松柳凝霜挂雪,好似朵朵白云,又恰排排雪浪,十分壮观,天地白茫茫一片。
D4.赶往雪乡,长安CS95的四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随着行驶路线的向北推进,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长安CS95终于找到用武之地了。
行车电脑的信息十分丰富,让我随时随地了解车辆的状况。
终于有机会在雪地里撒欢了,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这一刻。关掉ESP后,车身出现了漂移,车轮搅起的雪雾覆盖了大半个车身。梦幻般的景象,让我想起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句。此时,长安CS 95就像一个大玩具,在雪地里摆来摆去。最小离地间隙190mm,任何沟沟坎坎都不在话下。
沿途遇见来自八一雪场的队员正在训练,不禁为在平昌冬奥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祝福,争取好成绩。
烟囱下巨大的冰柱和林业局院内停放的专用车辆,告诉我进入深山林区了。在五常市山河镇服务区,恍惚间我闻到了大米饭的香味,勾起了我对晚饭的期盼。
烟囱下巨大的冰柱和林业局院内停放的专用车辆,告诉我进入深山林区了。在五常市山河镇服务区,恍惚间我闻到了大米饭的香味,勾起了我对晚饭的期盼。
所谓的“雪乡”概念就是一个村庄,两边大门一把就收费了。村内的房屋装饰和所售商品同质化很严重,但都是明码标价。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自西伯利亚寒流和东部日本海暖施气流交汇在这里,形成山区小气候丰沛的降雪。这里的雪具有很高的粘稠度,富有观赏性。雪乡的出名源于一次商业策划,闻风而至的游客使得商业的运作变本加厉,一些商贩的经营方式超出了游客的接受范畴。于是,引起了对整个“大”雪乡范围的吐槽,“小”雪乡躺着中枪了。
每年的降雪期从10月至次年的5月,长达7个月,年平均雪厚度达2米。国庆节至春节期间是旅游的旺季,正月十五过后就关门歇业外出打工了。所以,在旺季,外出打工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回家帮着料理饭馆和旅店。元宵节一过,村子里最年轻的姑娘是50岁以上的。
按照小安的导航,预定的餐馆到了,热气腾腾的火锅已经摆上了桌子。
抓紧时间,广场的秧歌马上就要开始了,和大爷大妈们来一场秧歌,也算不枉来东北一趟。
伴随着激昂的锣鼓,我加入大爷和大妈的队伍中。东北大秧歌动作奔放、热烈,一如东北人的豪爽和率真。
同样令我感到爽快、大气的还有手中这辆长安CS9。只要在车上,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托付给它,就如同战场上可以把后背放心地交给战友。艰辛的路况、寂寞的旅途、极限的空间等等,无不迎刃而解。一个人在外,驾驶着长安CS95荣耀版四驱,就是家的港湾,就是朋友的依托。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