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在前面的话
说起“孔孟之乡、圣人之地”山东济宁,大家可能都知道孔子,很多游客来了也都往孔子故里曲阜扎堆,殊不知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也都诞生在这里。济宁在全国还是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比起孔子故里,其他圣人故里游客就少了很多,就连是我的家乡、距曲阜仅20公里的亚圣孟子故里邹城市,好多游客都还不是很了解。其实,老乡孟子老家虽然不如孔子的老家大气,但这里的景色也很别致,同样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很精致,很有教育意义,是非常值得你来这里到此一游的!
2.关于孟林介绍
话说曲阜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邹城也有三孟(孟府、孟庙、孟林),关于孟府和孟庙我之前游记曾介绍过,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我之前的游记《仰圣人之光,游孟子故里 ——孟庙、孟府游记》(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76031#pvareaid=2174305)。这次适逢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就只带大家去孟林拜访一下吧。
孟林,又称孟子林、亚圣林,是埋葬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因居于孟母林之东,又名“东孟林”。位于邹城市东北12.5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四基山,“以山顶耸立如基,其数有四”而名之,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南面凫峄,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一片巷松翠柏,遮天蔽日,芳草如茵,肃穆幽深。
据林内北宋景佑《新建孟子庙记》碑和孟氏《三迁志》记载:孟子林始建于景佑四年(1037年),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至清康熙时,祭田墓地已达一万余亩。林内现存柏、桧、柞、杨、榆、楸、槐、枫、楷等一万余株,多为金、元、明、清各代所植。每年的四月初二至初五,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孟林古会,一年一度,延续至今。
TIPS:门票信息:门票市价10元,网络有优惠;邹城当地人持身份证免票。景点地址: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东北12.5公里处山西头村。景点交通:自驾车京台(G3)高速/日岚高速——从曲阜出口下——104国道向南行驶——白马河桥———按景区指示牌行驶即可到达景区;由邹城市出发可以直接导航到孟林;公交车由邹城市内乘坐203可以直达孟林景点。
3.孟林里的修神道和御桥
来到孟林景区就看到这一座冲天式三门青石石雕牌坊,话说相比孔孟之乡其他文化古迹的景区牌坊门面,这个牌坊可是简陋了些~~
神道中段有一座石拱桥,俗称御桥。在御桥前的神道两侧,各立有一个大大的青石刻石桃,这里的石桃具体象征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我好像记得有“碧玺石桃服之长生不死”之类古文,所以后世常以桃祝人延寿,也不知我的理解对否,呵呵~~
这座小石桥就是御桥,位于神道中断,单拱石桥,桥下小溪名“风水溪”,自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
可是现如今,不仅石桥略显破落,而风水溪也早已干涸。也许流水潺潺的风水溪,曾经美如画,可沧海桑田的岁月之后,留下的也只有这座名存实亡的桥了……
由南向北,御桥之后,有一新修的陵门,过了陵门神道还是一条石砌甬道,直通享殿。
4.孟林享殿及孟林古木林
孟林享殿大门坐北朝南,经神道、御桥即可达门前。始建于宋,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现在的享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左右厢房早年倾圮后末再修建。享殿内现存石碑六幢,其中北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所竖《新建孟子庙记》碑,碑文为北宋孙复撰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有关邹县"三孟"史料中最早的一块碑刻。对研究孟子史迹,有重要参考价值。孟林四面环山近水、古柏参天,是仅次于孔林的又一处人造森林,林内植有桧、柏、榆、槐、楷、楸、枫、柞、杨等各类树木一万余株,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植,所以,孟林也是一处风景幽深、蔚然深秀的古木林……
5.瞻仰孟子墓,凭吊古圣贤
享殿后是孟子墓,据孟林享殿内现存的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新建孟子庙记》碑载: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访得孟子墓,并在墓旁创立了孟庙(后迁往县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山东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题"先师邹国公墓",此碑现已无存。后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现在孟子墓坟茔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一幢巨碑,龟趺螭首,形制巨大,上刻"亚圣孟子墓"。
游记结束,谢谢围观!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