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说起朔州,我似乎是熟悉的。小时候每到假期都要坐上火车回姥姥家住上一段时间,那时的火车速度并没有现在这么快,而且基本见站就停,从大同到姥姥村里那个小站,大概三百公里的路程,需走上大半天的时间,儿时的心性,这一路自然是急地抓耳挠腮。到朔州站的时候,妈妈说:“快到了,快到了,到了朔州就走了一半路程了”。所以,朔州这个城市早早的就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印记,然而我却一次没有去过。后来听说那里有个平朔露天煤矿,不用人们深入矿井去开采,觉得很神奇。对朔州的印象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也没有什么变化,也从没动过一丝去那里看看的念头。 去年长城之行,把朔州作为了返回太原前的最后一站,主要是因为那里有通往G55的高速口,匆匆看罢长城,从杀虎口一路赶到那里,天色已经大黑,快入城那一段路,拉煤的大车横行,乌烟瘴气,让我不由的想起了那座神奇的露天煤矿,想必这座城市的容貌一定是灰头土脸,满面烟火。 在市里冒牌的如家酒店住了一晚,其实酒店条件还是不错的,就是不能用如家的会员卡。本打算第二天一早起来赶回去上班的,因为两天周末已经休完。后来一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撒谎请了半天假,一边美美的逛着,一边心里感觉好对不起组织啊
。 在山西这样的旅游大省,文物大省,朔州似乎并不让太人在意。实际上朔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春秋时期属赵国之地,曾称马邑,现在还有残存的城垣为证。浩瀚的历史总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记清。我只说两个人名,好让大家能够加深对这座城的记忆。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威震逍遥津的魏国大将张辽,战力不次于关二爷,他据说就是此地人。听过单田芳隋唐的人们,肯定知道十三条好汉的下半截--黑脸尉迟恭,后被封为门神的,也是朔州人氏。 朔州城里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大寺庙的古刹,就与尉迟恭有些渊源,今天我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座号称辽金时代的三大寺院的崇福寺。 门票30元,有机会路过朔州的朋友,强烈推荐去看看。
朔州崇福寺
崇福寺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额“崇福禅伟”,建筑壮丽。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现存山门及观音、弥陀、地藏、文殊诸佛殿,并有藏经阁、钟鼓楼等。其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藏经阁位居殿前,为他处所罕见。弥陀寺,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