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欣赏
驾车向乐山大佛景区行驶当中,远远见一座气势恢宏牌坊,走近来看,上方是未来佛,四个柱上是四大金刚,上写着"人间净土"
到达游船码头,买票上船,先在江中朝拜大佛。船票70元,存车费20元。
为了正面朝拜大佛,我坐上了游览船向大佛驶去......
坐在船上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乐山是一个人才辈岀的地方,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当代文化巨人郭沬若就是他们杰岀的代表。
历史上李白,杜甫,岑参,范成大,黄庭坚,陆游等文化名人或在乐山为官,或在乐山游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顺着水流前行中迎面便是凌云山
仔细观察,这便里沉睡上千年的巨型睡佛,又叫隐形睡佛,它位于乐山城倒的三江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田乌尤山,凌云山,东岩连襟而成,直线距离大约1300多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
巨型睡佛的胸部就是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观赏巨佛的最佳位置是在乐山城东乐山港码头一带。
船在江面上画岀一个大大的半圆,调头沿原路而上
乐山大佛栈道印入眼帘
随道游船的前行,大佛逐渐显露岀来。
船行驶到大佛脚下,举目高望,大佛通高71米,在江面仰望大佛十分高大,亲眼目睹,名不虚传!
相传,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那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于此,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
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
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是借佛力镇水。
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续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至到803年,历时90年大佛咚告完成。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
大佛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
游船在大佛下停留十几分钟,供游人拍照留念和欣赏朝拜大佛。
曲折九转的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多年呢?
是因为大佛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使大佛稳坐江边上千年.
游船沿原路返回,两岸风光秀美。
到达景区后停好车,买票进入景区(门票90元,存车费20元)。
大佛全景游最佳行进路线:凌云山-龙湫虎穴-灵宝塔-凌云栈道-乐山大佛-东坡楼-海师洞-凌云寺-佛国天堂-壁津楼-麻浩崖墓-乌尤寺-巨型睡佛
我是直奔主题:巨型睡佛-凌云寺-九曲栈道-乐山大佛-麻浩崖墓
千年名刹凌云寺,位于乐山岷江东岸。
寺院内石刻,雕像林立。
古楠环翠,寺宇轩昂,俯临岷江,大渡河,青衣江,雄踞凌云山就曰峰,丹霞峰,望云峰,祝融峰,兑悦峰,栖鸾峰,集凤峰,灵宝峰,拥翠峰九峰,与峨眉山遥遥相对,蔚为西南第一。
寺旁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寺外气势浩荡滚滚而来的三江水流凌云山麓,从大佛足下向南迤逦而去。
清代大诗人张船山在描述:"凌云两岸古嘉州,江水潺谖抱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乐山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拾阶而上,来到凌云寺,
寺门两侧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在此欣赏,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于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
我站这块匾额前看了很长时间,感觉上面有一个错别字,上面的凌字怎么是三点水呢?寺內僧人告诉我,在大佛脚下有三条江在此汇流,所以古人把两点水写成了三点水了.
从凌云寺走向大佛,远远便能望见大佛头部。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佛有密切关系。
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佛经上说,弥勒佛岀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
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下令编造了证明她是弥勒佛转世,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盛行。所以通海修造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
站大凌云峰之上,俯瞰三江汇集之处,风光迤逦。
俯视大佛脚下,胆战心惊!
九曲栈道弯弯曲曲,十分险峻。
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乐山大佛同时开凿的
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线条优美,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走在栈道上,沿途一面欣赏大佛又可欣赏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教媲美。遗憾它们风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陡峭的栈道下行,毗邻江河,在行走过程很多人有头晕目炫的感觉,不敢下望。但,走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大佛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除自然条件外,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的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我为古人非常科学设计所折服.
大佛之宏大,据讲大佛一只脚上就坐上百名成年人.
站在大佛脚下,仰望大佛,乐山大佛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让我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
沿栈道前行来到碑林,门前对联: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为著名书法家杨超所题。
碑林位于兑悦,祝融两峰之间的丛林之中,
碑林陈列有近200通古今名人书法碑刻
陈列有真,草,行,隶,篆等
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为凌云寺所藏书法珍品。
其中有黄庭坚,郑板桥,康有为,赵熙,郭沫若,张爱萍等人的墨迹。
沿着景区观景道来到渔村,古风犹存的麻浩渔村位于凌云山大佛与乌尤山之间的必经之路上。
整个渔村建筑系斗木结构,镂花门窗,石板铺地,青瓦覆顶,渔村集街市于"船"內,形成"船"是一条街,街是一条"船"的奇妙景观。
中部有一民俗浓厚的过街戏楼。游人到此可小憩片刻。
"船"尾就是著名的麻崖墓愽物馆,这条河是由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
门匾"麻浩崖墓"是文坛巨匠郭沫若所题,到乐山最值一看是什么?我们都会说-乐山大佛,郭沫若却说,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
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洞穴,然后将棺木和陪葬品放入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1800多年前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这便是乐山古代一种墓葬习俗.
原计划到乌尤寺,此时感觉十分劳累,只好方放弃,留待下次再游了.
谢谢欣赏